在心肺復蘇模擬人上進行心肺復蘇的操作全流程
在急救培訓與學習中,借助心肺復蘇模擬人練習心肺復蘇操作至關重要,它能幫助我們掌握關鍵急救技能,為應對現實中的緊急情況做好準備。以下為您詳細介紹在模擬人上操作心肺復蘇的完整過程。
操作前準備
首先,將心肺復蘇模擬人放置在平坦、堅實且寬敞的平面上,確保模擬人處于穩(wěn)定狀態(tài),避免在操作過程中發(fā)生晃動或位移。檢查模擬人的外觀,查看有無損壞,特別是胸部按壓區(qū)域及氣道部位是否正常。若模擬人配備電子監(jiān)測設備,需確認設備電量充足、運行正常,以便后續(xù)準確記錄操作數據。
操作流程
判斷意識與環(huán)境安全:輕拍模擬人雙肩,在其雙耳旁大聲呼喊,觀察有無反應,以此判斷模擬人的意識狀態(tài)。同時,迅速掃視周圍環(huán)境,確保自身及模擬人處于安全環(huán)境,無危險因素,如漏電、火災、高空墜物等。此步驟需在數秒內完成,快速且準確地做出判斷。
檢查呼吸:將耳朵貼近模擬人口鼻,感受有無氣流通過,同時眼睛觀察模擬人胸部是否有起伏,時間持續(xù) 5 - 10 秒。注意避免將自己的呼吸誤判為模擬人的呼吸,若未感知到呼吸或僅有瀕死樣呼吸,應立即進入下一步操作。
胸外按壓:施救者雙膝跪地,位于模擬人身體一側,兩膝分開與肩同寬,確保身體穩(wěn)定。雙手交疊,掌根置于模擬人兩乳頭連線中點,手指翹起,避免接觸胸壁。利用上半身重量,垂直向下用力按壓,按壓深度至少 5 厘米,頻率保持在每分鐘 100 - 120 次。按壓過程要平穩(wěn)、有規(guī)律,避免沖擊式按壓,按壓與放松時間大致相等,讓胸廓充分回彈,以利于心臟血液回流。
開放氣道:清理模擬人口腔異物,可采用手指摳取等方法,但需注意避免損傷口腔組織。隨后,使用仰頭抬頜法打開氣道,一只手置于模擬人前額,用力向后壓,使頭部后仰,另一只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頦處,向上抬起下頜,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于地面,以確保氣道暢通。
人工呼吸:捏住模擬人鼻子,防止漏氣,施救者口完全包住模擬人口部,平穩(wěn)吹氣,每次持續(xù) 1 秒以上,觀察模擬人胸部是否有明顯起伏。連續(xù)進行 2 次人工呼吸,每次吹氣后松開捏鼻手指,讓氣體自然呼出。吹氣時力度要適中,避免過度通氣或通氣不足。
在心肺復蘇模擬人上操作心肺復蘇需嚴格按照上述流程,反復練習,注重每個操作細節(jié),才能熟練掌握心肺復蘇技能,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。